服務科別

服務科別

膽道結石

人體的肝臟每天約產生800~1,000ml的膽汁,這些膽汁經由肝管流至總肝管到膽囊管進入膽囊內,當人吃下含有脂肪(油脂)的食物時,膽汁由膽囊中經總膽管排至十二指腸內,以幫助消化。所以,膽囊具有儲存膽汁及濃縮的功能。

 

膽道結石可發生在肝管、膽囊管、膽囊、以及總膽管內。台灣膽結石的成分是混合型(也就是除了膽固醇還有膽色素)。而年齡愈增加發生膽道結石的比例也增加。

 

膽結石大部分在膽囊形成,少部分在總膽管或肝管內形成,其成份複雜,其內容含有膽紅素、膽固醇、鈣等。最普遍的原因為膽囊的感染,使溶解於膽汁中的物質沉澱起來,而形成固型物,即所謂膽結石。

 

一、引起膽結石的原因

 

  1. 年齡:膽囊結石多膽結石見於四十歲以上,而肝內結石病患平均年齡小十歲左右
  2. 性別:女性多於男性,比率為4:1,主要是由於懷孕、服用口服避孕藥、飲食因素、肥胖,因懷孕改變膽固醇的新陳代謝,飲食過度或脂肪吃太多,使膽固醇增加
  3. 新陳代謝的因素:例如膽固醇過高
  4. 內分泌的不平衡
  5. 迷走神經切除引起膽囊收縮不張,易生膽結石
  6. 傳染病:例如傷寒易形成膽結石
  7. 寄生蟲病:例如蛔蟲易生膽結石
  8. 總膽管狹窄或腫瘤阻塞易有總膽管結石發生
  9. 溶血性貧血:由於溶血太多,形成膽紅素增加,結石的機會也增加
  10. 肝管狹窄,肝管形態異常或細菌感染可能與肝內結石形成有關

 

二、結石種類

 

  1. 膽固醇結石:與膽固醇在膽汁中的溶解度的多寡有密切關聯
  2. 膽色素為主結石:約佔東方人之所有膽石病患的40%,其機轉可能是過多的未結合型膽色素與鈣結合
  3. 混合型結石:主要成份足膽固醇與膽色素各佔一半

 

三、症狀

 

當發生膽道結石時會有以下症狀:

 

  1. 右上腹部疼痛為最常見症狀之一,疼痛強度可由輕度悶痛到嚴重的絞痛,嚴重時背部或右肩也會疼痛
  2. 右上腹部有飽脹感,常會有打嗝或嘔吐
  3. 發燒或畏寒
  4. 黃膽:也就是臉色變黃,鞏膜(眼白)變黃
  5. 若總膽管完全阻塞住時,小便顏色會呈茶褐色,而大便顏色會變灰白色

 

四、診斷

 

有經驗的醫師藉由以上的臨床表現,即可初步的診斷出病患目前的問題,然後再藉由下列儀器做進一步的確定診斷。

 

  1. 腹部超音波(Abdominal ultrasonography)準確性95%
  2. 腹部一般攝影(Plain abdomen)準確性20%

 

五、併發症

 

膽道結石的併發症有急性膽囊炎、膽囊蓄膿、腹內膿瘍、腹膜炎、肝膿瘍、膽管炎、膽原性胰臟炎、膽道腸廔管甚至敗血症,少部份病人會合併膽囊癌或膽管癌發生。

 

六、如何治療膽結石

 

(一)藥物治療

 

  • 抗生素來控制炎症反應
  • 止痛劑來減輕疼痛
  • 溶石藥劑治療:如膽速力(Ursodoxycholic Acid)

 

(二)飲食治療

 

(三)手術治療

 

  1.  膽囊結石:一般單純的膽囊結石如果膽囊功能良好,且不會感覺疼痛或其他不適的症狀時那麼醫生不會建議手術。但若有以下情形時,接受手術是最理想的治療:
    • 急性膽道發炎,有發冷發熱情形
    • 長期的膽石症狀發作
    • 慢性膽囊炎且膽囊功能消失
    • 膽囊炎的合併症發生如黃膽、胰臟炎……等等
  2. 總膽管結石及肝內結石必需使用內視鏡或外科手術去除結石及病因
  3. 膽囊切除術

 

七、膽囊及膽道疾病的預防

 

  1. 早餐一定要吃
  2. 勿過量攝取高脂肪、高蛋白、高膽固醇與高糖類食物
  3. 攝取足夠的蛋白質
  4. 規律的飲食習慣,避免禁食
  5. 增加飲食中的纖維成分
  6. 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