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有胃痛的人,經常擔心自己會患上胃潰瘍。其實,在皮膚或體內黏膜受到破損就會成為潰瘍,大約有2/5至3/5的胃潰瘍患者會有併發症,嚴重的更會出現消化道出血和急性穿孔的情況。胃潰瘍是保護因子減弱,也就是胃的黏膜抵抗力降低,好發於40歲到60歲,發生在於胃竇及胃體交界的小彎側面,通常胃潰瘍症狀為吃飽後痛,男女發生比例為1:1。
1. 遺傳因素,胃潰瘍有時有家族史
2. 胃酸分泌太多
3. 長期飲用酒精或長期服用阿斯匹林、皮質類固醇等藥物
4. 長期吸煙和飲用濃茶
5. 胃潰瘍病患者在有些職業(如:司機、醫生……)當中更為多見,可能與飲食欠缺規律有關
6. 精神因素精神緊張或憂慮,多愁善感,腦力勞動過多
7. 幽門桿菌是胃潰瘍的最終禍首
1. 不良飲食習慣
2. 情緒過度反應
3. 壓力大者
4. 內分泌失調
5. 吸煙、喝酒者
6. 長期服用阿斯匹林
7. 皮質類固醇等藥物
1. 上腹部疼痛,如悶痛、刺痛、灼熱痛或陣痛的感覺症狀
2. 長期營養不足,通常會發生低蛋白血症
3. 打嗝、脹氣
4. 噁心、嘔吐、不想吃東西
5. 大便色黑或帶血
6. 嚴重時會有出血、穿孔及阻塞的胃潰瘍症狀
7. 飯後30~60分鐘開始痛,進食往往會增加疼痛
對胃潰瘍治療以內科藥物治療為主,所有的藥物大致和治療十二指腸潰瘍的藥物相同。不過胃潰瘍的癒合平均較十二指腸潰瘍者慢,且較大的潰瘍也需花費較長的時間。另外前列腺素合成劑對胃潰瘍的療效比對十二指腸潰瘍的療效好。至於外科手術的時機包括:難治療的潰瘍、有惡性變化的懷疑時、潰瘍的併發症無法用內科治療控制時。
胃潰瘍治療的方式是,若有胃出血的狀況,則利用內視鏡治療進行止血,若沒有胃出血的狀況,則服用抑制胃酸的藥就相當有效,但很容易復發,但若是幽門桿菌陽性的患者,只要接受除菌治療,用三合一療法,如「制酸劑」、「胃粘膜保護劑」、以及抗幽門螺桿菌的藥物,治療1-2週就有很不錯的療效。
1. 抑制胃酸藥物:包括鹼性抗酸劑(氫氧化鋁、喜滿佳)、H2受體拮抗劑(泰胃美、耐適恩、胃樂順)、質子泵抑制劑PPI(護胃康、歐克胃、樂酸克)
2. 保護胃黏膜的藥物:硫糖鋁、前列腺素類藥物、膠體鉍
1. 加強營養應選用易消化、含足夠熱量、蛋白質和維生素豐富的食物
2. 限制多渣食物,應避免吃油煎、油炸食物以及含粗纖維較多食物
3. 過甜、過酸、過鹹、過熱、生、冷、硬食物,避免刺激胃酸分泌的食物
4. 少量多餐
5. 補充維他命C
6. 不抽煙、不喝酒、不要熬夜,減少無謂的煩惱,心情保持愉快
7. 睡前2-3小時不要進食
8. 避免穿著太緊的衣服
9. 體重超重者要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