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地區約有四百多萬民眾罹患高血壓,其中有3成民眾不知自己有高血壓,7成高血壓病人知道自己有高血壓,當中也只有3成病人控制血壓。
大部分高血壓患者也沒有將血壓值控制在理想範圍內,常不按時服藥,一部分的病人雖然知道自已血壓高,但只有在身體不舒適的情況,如頭痛、噁心、氣促、胸部不適等,才會自購高血壓藥服用或在門診看個一、兩次,等到症狀減輕了,雖然血壓仍高,卻不再繼續服藥。
而隨著年齡的增加,血壓還會漸漸增高。國人對高血壓治療態度不夠積極。高血壓發病初期無明顯症狀,多數患者皆再併發其他慢性疾病,如心肌梗塞、心衰竭、腎衰竭後才有所察覺,此時生命已受威脅。長期高血壓將導致血管硬化、失去彈性,最終還會引發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衰竭、洗腎等併發症。
血壓就是血液由心臟送出時,對血管壁產生的壓力,也是人體用來把血液從心臟送到組織去的動力。
收縮壓:心臟收縮打出血液所測得的血壓;
舒張壓:心臟舒張血液回流所測得的血壓。
目前成年人血壓以不超過收縮壓140mmHg/舒張壓90mmHg 為宜,血壓超過此值,其心臟血管疾病的危險程度就會穩定增加,且為連續性的血壓愈高,危險程度也愈大。 通常在不同時期間二次以上血壓平均值大於 140/90 mmHg 便可診斷為高血壓。若是單純輕度高血壓
可先用非藥物治療。患者需積極戒煙,戒酒,飲食控制,減輕體重,適當運動,控制生活緊張及情緒壓力等,並且每日固定時間量測血壓。若半年後仍未改善,則需藥物治療。
早期往往沒有自覺症狀,大部份病人不知自己患有高血壓。高血壓的症狀主要與所合併器官受損的程度而定。但其他因素也可能造成這些症狀,所以不能只憑症狀斷定是否有高血壓,應以正確量測之血壓值為基礎。
所以及早診斷高血壓,確實患有高血壓時按時服藥是極重要的。
因為除了可防止上述重要器官損傷及其致命的併發症外,更可避免可馬上致命的「急性高血壓危機」。
急性高血壓危機是突發性嚴重高血壓(舒張壓大於140mmHg),可即時導致高血壓性腦病變,腦中風,急性主動脈剝離,急性腎衰竭,急性心臟衰竭,肺水腫等或死亡。若高血壓末妥善治療,則將有50%患者死於心臟病,30%於腦中風,及15%於腎衰竭。所以絕大多數患者應長期追蹤治療,若有併發症狀,更需終身追蹤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