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科別

服務科別

Q熱

Q熱是貝氏考克斯菌(Coxiella burnetii)所引起的人畜共通傳染病,可分為急性Q熱及慢性Q熱。

 

一般而言,動物感染Q熱通常沒有症狀,但可能會造成懷孕的動物流產、死產或不孕;這些動物的胎盤組織、羊水、死胎及子宮排出物等含有大量的病原體,若未妥善處理且隨意掩埋,即可能污染環境而成為人類感染Q熱的重要感染源。

獸醫、毛皮業者、農場員工、屠宰場員工、畜牧業者及相關研究人員等,尤其是經常接觸牲畜(山羊、綿羊、牛隻等)的工作者,為Q熱的高危險群。

 

一、傳播方式

 

  1. 人類感染Q熱主要是因為吸入含有病原體的空氣微粒或塵埃;通常是因為感染動物排出體外的胎盤組織、羊水、子宮排出物、乳汁、排泄物等污染土壤,再藉由空氣微粒或塵埃傳播病原。
  2. 破損的皮膚、黏膜接觸到感染動物的胎盤組織、羊水、子宮排出物、乳汁、排泄物等,或其他被病原體污染之物品。
  3. 直接由人傳染給人的情況相當罕見。

 

二、潛伏期:

 

自3至30天不等,通常為2至3週。

 

三、發病症狀:

 

人類感染Q熱後的臨床表現差異甚大,可能是不顯性感染或無症狀感染,也可能會出現發燒、畏寒、盜汗、頭痛、身體不適、肌肉酸痛等非特異性症狀,肝炎或肺炎也是急性Q熱常見的臨床表現。

少數感染急性Q熱的病患,主要是患有心臟瓣膜疾病、血管缺損(vascular defects)者,可能於日後發展為病程較嚴重的慢性Q熱,主要的臨床表現為心內膜炎與血管感染(vascular infection)。

 

四、預防方法:

 

  1. 避免與動物親密接觸,尤其是正於分娩或產後期間之山羊、綿羊、牛隻等動物。接觸動物後應立即清潔雙手。
  2. 生乳及相關乳製品必須經過滅菌處理後才能食用。
  3. 若需協助動物分娩,應穿戴口罩及手套等個人防護裝備(personal protective equipment, PPE),並儘量避免直接接觸動物之血液、胎盤組織、羊水及子宮排出物等。

 

五、治療方法與就醫資訊:

 

急性Q熱主要是使用doxycycline治療,一般預後良好。對於慢性Q熱高危險群,則建議於急性Q熱治療後仍應定期追蹤檢查,以便及時診療慢性Q熱。

如有出現疑似Q熱症狀,應儘速就醫並告知醫師旅遊史,或有無出入飼養動物之農、畜牧場等暴露史,及是否為Q熱高風險職業別等相關資訊。

 

本文引用自衛福部疾病管制署~本院僅提供諮詢,不提供特殊檢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