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科別

服務科別

庫力氏骨折

庫力氏骨折是由橈骨頭遠端骨折造成遠端橈骨向手背側位移。

 

 

一、遠端橈尺關節解剖學

 

1. 橈骨頭遠端部在於靠近橈骨頭莖突(靠近手腕)。

2. 前臂背側為伸手腕肌通過,前臂前側為彎曲手腕肌通過。

3. 橈尺關節動作主要是做出前臂旋前和旋後的動作(如轉動鑰匙解鎖的動作)。

 

 

二、流行病學

 

庫力氏骨折常常發生在老年人和女人。這是合併有骨質疏鬆症之後常見的現象。通常也是因為跌倒時用手伸出去撐地板所造成的。因為骨折遠端相對於近端出現向背側的位移,形成典型的變形:餐叉式變形。

 

 

三、臨床症狀

 

庫力氏骨折後,關節活動度受限最大的動作為旋後的動作。此外庫力氏骨折的病患,手術固定後(打石膏等),也會造成手腕部的活動度下降……等。

 

庫力氏骨折常見併發症:

 

1. 遠端橈骨尺骨間關節位置改變。

2. 腕隧道症候群。

3. 反射性交感神經失養症。

4. 關節僵硬。

5. 伸拇指長肌斷裂。

6. 餐叉式變形。

7. 常合併庫力氏骨折受傷的韌帶是尺側副韌帶。

 

史密斯骨折事項前側位移,跟庫力氏骨折相反。(都是摔倒後手去撐地板動作造成,一個是正手撐地,一手是反手撐地)

 

 

四、物理治療

 

在手術固定後介入的內容:肩關節活動來防止攣縮,手指關節活動防止僵硬,患側手抬高以減少水腫……等。

 

1. 前期(第一天)

 

a. 給予冰敷

b. 以枕頭將患側手抬高,藉以減少患側肢體水腫產生。

c. 使用副木或石膏來固定與支撐。

d. 手指以及肩關節進行主動關節活動和被動關節運動。

e. 手指可穿載socks(比如:彈性襪),藉以防止水腫產生。

f. 進行例行性血管或神經檢查。

 

2. 中期(三~六星期,依狀況給予)

 

a. 進行腕部以及前臂的主動關節活動及被動關節活動。

b. 控制水腫。

c. 移除副木與固定。

d. 使用功能性電刺激

 

3. 後期(六周以上,依狀況給予)

 

a. 漸進式的肌力訓練。

b. 狀況良好者,可以給予關節鬆動術及拉筋,來增加腕部及前臂的關節活動度。

 

(本文取自骨科物理治療學、Google圖片、Tidy's物理治療學)